安徽省分行通過組織干部員工深學黨史、細悟思想,積極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,確保黨員受教育、群眾得實惠、發(fā)展提質量。
制定一張清單。該行緊密結合年度工作重點任務,通過實地走訪、座談訪談等形式,深入基層一線、服務對象、員工群眾充分聽取意見建議,找準查實地方黨政、客戶企業(yè)、基層員工“急難愁盼”事,按照“不求多、但求實”的原則,制定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項目清單,并逐項明確責任人、主要工作措施和時間進度,重點解決群眾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和高質量發(fā)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,切實把好事辦實、實事辦好。截至目前,全行累計確定辦實事清單項目680個,已完成321個,其中:省分行清單項目84個、已完成24個,二級分行清單項目313個、已完成123個,縣級支行清單項目283個、已完成174個。
發(fā)揮兩個作用。一是發(fā)揮“關鍵少數”引領表率作用。該行黨委班子成員深入黨建聯系行和黨史學習教育指導行開展調研,了解基層困難,關心群眾生活,做到吃透上情、掌握行情、摸清下情,找準問題癥結,提出政策措施,為基層發(fā)展營造良好環(huán)境和條件。二是發(fā)揮機關示范帶動作用。該行機關領導干部牢固樹立“機關服務基層”的理念,堅持躬身入局、反躬自省,主動服務基層,幫助解決實際問題,推動上下協同、落實責任、形成合力,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、見到實效。
開展三類服務。該行聚焦為客戶解難題、為基層減負擔、為員工辦實事,開展服務客戶、服務基層、服務員工“三服務”活動,著力解決服務鄉(xiāng)村振興、政策制度落實、密切聯系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。在服務客戶方面,聯合省發(fā)改委、農業(yè)農村廳等部門開展“鄉(xiāng)村振興江淮行”,累計對接項目921個,其中現場簽約項目98個、金額920億元;組織開展“學史力行做實事、服務‘三農’比貢獻”活動,優(yōu)化金融服務,創(chuàng)新貸款模式,改進信貸流程,讓農發(fā)行信貸成效惠及更多客戶,活動開展以來,累計投放貸款371億元。在服務基層方面,選派由黨員骨干組成的信貸紅色小分隊,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工作督導和項目輔導;組建放款監(jiān)督工作服務小組,指導基層行進一步加強與地方黨政、主管部門及承貸主體的溝通聯系,深挖存量項目資金需求潛力,提升辦貸質效;組織開展議事協調機構清理,全行議事協調機構數較清理前下降2443個,進一步減輕基層負擔;梳理完善“不貳過”負面清單和案防“不能犯”關鍵節(jié)點清單,推動問題整改“不貳過”和案防“不能犯”管理機制落地見效,指導幫助基層行提升合規(guī)管理水平。在服務員工方面,通過組織開展離退休干部和青年員工座談會、設立“閱+共享”書吧、有計劃地組織上掛下派強化人才培養(yǎng)等方式,積極回應員工關切的問題;組織開展退休黨員和困難黨員走訪慰問,了解生活情況,幫助解決實際困難;強化業(yè)務操作培訓,加大政策制度解讀宣講,提升條線履職能力,目前已開展6次業(yè)務技能類培訓,累計培訓885人。
健全四項保障。一是強化組織領導。堅持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作為重要工作來抓,各級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實踐活動進展情況,黨組織書記切實扛起“第一責任人”責任,其他班子成員嚴格落實“一崗雙責”,共同協調推進辦實事項目落實進度。二是狠抓工作實效。堅持從實際出發(fā),注重工作實、效果實,科學安排辦實事項目,做到需求由群眾提出、過程由群眾監(jiān)督、成效由群眾評價。巡回指導組定期開展督導指導,及時跟進工作進度,對項目落實成效進行評估和評價,防止形式主義和走過場。三是堅持常態(tài)長效。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融入日常、抓在經常,及時發(fā)現和解決客戶、基層、員工“急難愁盼”的新情況新問題,動態(tài)調整項目清單,形成長效機制、發(fā)揮長效作用。四是做好宣傳引導。充分利用內外部宣傳平臺,及時宣傳各級行在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、好做法,積極營造濃厚氛圍,推動實踐活動不斷走深走實,累計通過各類宣傳平臺發(fā)布稿件964篇。